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佛教的圣物“菩萨石”

2014-12-30来源于:珠宝之家编辑:小太阳

佛教的圣物“菩萨石”

正因为水晶晶莹剔透,仿佛精灵栖息其中,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相信其中必定隐藏着神灵。这一认识不仅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古老部落中流传,而且还得到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的现代都市人的认可。

实际上,“水精”一名除了上面形象的描述外,还蕴含着浓厚的宗教意味。如东汉时期支曜翻译的《成具光明定意经》说:“其所行道,色如水精”;安世高翻译的《阿那邠邸化七子经》将“水精”列为佛教“四大宝藏”之一;支娄迦谶翻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将“水精”定为“佛家七宝”之一。

水晶之所以有这样崇高的地位,是因为佛教相信:水晶能闪射出神奇的灵光,可用来普度众生。于是,水晶也被佛教尊崇为“菩萨石”。喜欢考古的朋友也许还记得,陕西法门寺出土的舍利宝函旁,就有被佛家视为珍宝的水晶球。只是这枚水晶球被命名为“水晶随球”,值得商榷。

罗马水晶柱载入中国古籍

水晶的英文意思就是“洁白的冰”,这直接描述了水晶的外观、光泽和透明度等基本特征。日本宝石学家铃木敏在《宝石志》中说,“罗马人初获水晶于阿尔波斯山,山高峻,四时常积雪,遂相称为冰所化。”中国宝石学家章鸿钊先生似乎也同意这一看法。即是说古罗马人与古印度人、古中国人一样,都相信水晶是冰的化石,是神灵或者上帝所创造的。古代欧洲人是非常喜欢水晶的,他们用巨大的水晶晶体来装饰宫殿。这一点居然被中国古籍记载了下来。

南朝宋学者范晔著《后汉书·西域传》称:“大秦国宫室皆以水精为柱。”三国时期魏国学者鱼豢著《魏略》曰:“水精出大秦国,一名黎难。”《晋书》也说:“大秦屋宇,水精为柱础。”这里的“大秦”就是古代罗马帝国,一般指东罗马帝国而言。欧洲人的水晶宫也影响着中国的文学与文化,比如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就描写了东海龙王的宅第水晶宫;清代诗人杨公汉《咏水晶宫》诗云:“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在水晶宫。”

欧洲人喜欢水晶有着悠久的历史。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法国十六世纪小说家拉伯雷在他的成名作《巨人传》中描述了欧洲一些神殿内的高贵摆设,其中就有水晶杯、水晶盅、水晶碗,还有“满是纯净透明的水晶”所制作的“神瓶”等。

事实上,阿拉伯人也喜欢水晶。阿拉伯传世名作《一千零一夜》记叙了一个“葛梅禄太子与白都伦公主的故事”,说的是海岛岩有一位白都伦公主,长得天生丽质,窈窕动人,尤尔国王因为十分疼爱她,就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掠来世上最好的材料,为她营造了七幢宫殿,其中的一座宫殿就是用水晶建造的。而我们知道,《一千零一夜》是一个集体作品,从口头创作到编订成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然而,作品开始时记载的是在公元纪年时由印度、波斯等地流传到伊拉克、叙利亚一带的民间故事。因此,这个白都伦公主的水晶宫殿的故事无疑反映了阿拉伯人对水晶的喜爱。

由此可以看出:古印度人、古中国人、古罗马人等不同文明、不同民族都喜欢水晶,且这种青睐一直保持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云南鲁甸地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伤亡惨重。..[详细]